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动态路由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区别 OSPF和IS-IS区别?

浏览量:3142 时间:2023-04-08 16:53:08 作者:采采

OSPF和IS-IS区别?

Rip路由协议,eigrp是cisco s私有路由协议,ospf是内部网关协议,bgp是自治系统间的动态路由发现协议,is-is是iso提出的路由协议。

为什么rip是应用层协议?

因为RIP数据包封装在UDP中并使用端口号520,所以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OSPF的协议号是89(TCP是6,UDP是17),

交换机静态路由的作用?

交换机只有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普通交换机没有路由功能。三层交换机开启路由功能后,可以分为直接路由、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三种。

静态路由是指定路由,管理员特别熟悉网络ip规划,指出目的ip、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指定地址路径。

动态路由器协议都有哪些?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IS-IS、IGRP、

ospf是哪一层协议?

1.

RIP基于UDP,BGP基于TCP,OSPF和EIGRP基于IP。

。TCP/IP协议栈中定义的这些路由协议用于查找和维护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你可以想到他们。

不属于网络层协议(注意,

是的,基于

开启,未执行。

BGP用TCP,所以BGP是应用层,TCP用IP,所以TCP是传输层,OSPF用IP,所以把OSPF归入传输层更合理。玉树

RIP的特点都有什么?

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个简单的IGP。RIP是一种国际标准协议,所有路由器制造商都支持它。RI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工作于UDP的520端口。所有RIP数据包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的端口号都是520。RIP使用距离矢量算法,当数据包通过路由器时,它就是一跳。当RIP被初始化时,参与工作的每个接口将发送一个请求消息,这个包请求另一方的副本 所有RIP路由器的完整性。该请求以广播或点对点的形式发送到直接相连的路由器。默认情况下,RIP支持4条相等的开销路径,最多6条用于负载平衡。RIP不适合路径变化剧烈的网络环境,也不适合大规模的网络环境。RIP仍然广泛应用于小型网络,现在OSPF也广泛应用于大型网络。

RIP 的工作原理:RIP将协议的参与者分为两类:主动机和被动机。主设备主动广播路径刷新消息,从设备被动接受路径刷新消息。一般来说,网关是主机,主机是从机。RIP规定网关每30秒广播一条报文,报文信息来自本地路由表。在RIP协议的报文中,距离是以跳数来衡量的:直接连接到目的网络的网关定义为一跳,相隔一跳的网关为两跳,以此类推。路径的距离是路径上网关的数量(从源发送者到目的发送者)。为了防止寻路环路的长期存在,RIP规定长度为16跳的路径为无限路径,即不存在路径。所以受限路径的长度不能超过15。正是这一规定限制了RIP的使用,使RIP仅限于小型局域网。对同一架空路径的处理是基于先入为主的原则。在具体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到同一网络的距离相同的多条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哪个网关 的路径广播消息首先到达,它的路径将被采用,直到它失败或被新的更短的路径所取代。

RIP协议使用两个计时器来清除过时的路径。超时(无效路由)计时器和垃圾收集(路由刷新)计时器。路由器为表中的每个条目设置两个计时器,每次添加新的路由条目时,都会相应地添加两个计时器。当新的路由条目被加载到路由表中时,超时定时器被初始化为0并开始计数。每次收到包含路由条目的RIP消息时,条目的超时计时器都会重置为0。如果在180秒内没有收到包含该路由条目的RIP消息,则该路由的度量设置为16,并且该路由的垃圾收集计时器启动。如果在接下来的60秒内没有收到该路由的RIP消息,该路由将从路由表中删除。如果在垃圾收集计时器到期前240秒收到包含路由的消息,该路由条目将被加载到路由表中,计时器被清零,超时计时器重新启动。

RIP的严重缺陷是 "缓慢收敛 ",也叫 "数到无穷大 "。如果出现循环,要等到路径长度达到16才会释放,也就是说要7次往返(至少30×7秒)。这就是所谓的慢收敛问题。解决方案有很多,主要的是水平分割。n)方法和具有触发更新的毒性逆转方法。(上一篇路由协议里有详细介绍。水平分割方法的原理是,当网关从网络接口发送RIP路径刷新消息时,它不能包含从该接口获得的路径信息。毒性反转法的原理是,一条路径崩溃后,最先广播这条路径的网关会在几个刷新消息中继续保存原路径,但表示该路径是无限的。为了加强毒性逆转的效果,最好同时使用触发更新技术:一旦检测到路径崩溃,立即广播路径更新消息,而不需要等待下一个广播周期。)

RIP的工作过程:网关刚启动时,初始化路由表,为每个与其直接相连的实体创建一个路由条目,设置目的IP地址距离为1,下一站IP为0,还为这个条目设置了两个定时器(超时定时器和垃圾收集定时器)。每30秒向其相邻实体广播一次路由表的内容。当相邻实体收到广播时,它们会检查广播数据报。这种检查非常细致,因为广播内容可能会导致路由表更新。当消息传输到IP层时,首先检查消息是否来自端口520上的UDP数据报,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消息,因为路由器不会转发受限广播。否则看RIP报文的版本号:如果是0,此报文将被忽略;如果为1,则检查必须为0的字段;如果不是0,忽略消息;如果大于1,RIPv1不会检查必须为0的字段。然后检查源IP地址,看它是否来自直接邻居。如果它不是来自直接邻居,则忽略该消息。如果上述所有检查都有效,将逐项处理广播内容。看其度量值是否大于15,如果大于,则忽略该消息(实际上,如果是从相邻网关广播的,这是不可能的)。然后检查地址族的内容,如果不是2,则忽略该消息。如果您更新自己的路由表,并为每个更新的条目设置两个计时器,则初始值为0。这样,所有网关每30秒广播一次它们的路由表,相邻网关和主机在收到广播后更新它们的路由表。直到每个实体的路由表包含到所有实体的路由信息。如果一个路由突然中断,或者它的度量大于15,直接相邻的网关通过水平分割或触发更新来广播信息,当两个定时器溢出时,其他实体从路由表中删除该路由。如果网关找到了更好的路径,它也会广播该路径,每个与该路径相关的实体都会更新其路由表的内容。

RIP消息类型:RIP有两种消息类型,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

请求:RIP请求消息是在特殊情况下发送的,可以在路由器需要的时候提供即时路由信息。最常见的例子是,路由器第一次加入网络时,通常会发送请求消息,询问邻居路由器的最新路由信息。

响应:当RIP收到请求消息时,它将处理并发送响应消息。消息包含它们自己的整个路由表,或请求所需的条目。一般情况下,路由器通常不会发送对路由信息有特殊要求的请求消息。RIP每30秒发送一条响应消息来更新路由表。

翻录计时器:

路由更新计时器:默认值为30秒,用于设置定期路由更新的时间间隔,在此期间,路由器会向所有邻居路由器发送其完整路由表的副本。为了避免MA(多址接入)网络中系统延迟导致的更新同步,Cisco中的实际更新时间在25.5到30秒之间,即30秒减去4.5秒内的一个随机值。

无效路由计时器:默认为180秒,路由器在确定某个路由条目被称为无效路由之前需要等待的时间。路由器收到此更新数据包后开始计数。如果它不 如果在此期间没有收到任何关于指定路由的更新消息,它将认为该路由条目无效,并且该路由在该路由条目中被标记为A.B.C.D可能已关闭。发生这种情况时,路由器会向所有邻居发送更新消息,通知它们该路由条目无效。

抑制计时器:默认值为180秒,抑制计时器是Cisco专用计时器。如果路由器在同一接口上收到的路由条目的距离大于原始距离,它将启动抑制计时器。在抑制计时器中,这个目标可以 t被到达,并且路由器不 除非它是更好的路由信息,即度量值更小的路由,否则无法获知此路由信息。在抑制期之后,甚至较差的路由信息也被接受。抑制定时器主要用于RIP协议中,以避免路由抖动,维护网络稳定性,避免路由环路。例如,当路由器收到无法到达的消息,即16跳的通知时,它将在接下来的60秒内显示可能关闭,并且当刷新计时器在60秒后到期时,该路由将被删除。但此时,holddown timer只过了60秒,还剩120秒,而这120秒是用来保持网络稳定的。即使一条新路线没有更新,他也会等到120秒再更新。在holddown timer开始的时候,它就开始向外界发送中毒路由hop16,接收到这条路由的设备在它的毒性反转后被送回(打破了水平划分的原则)。抑制定时器存在的原因是为了使整个网络中中毒路由的接收一致,并防止路由环路。计时器的原理是指向一个嫌疑犯,而不是不管路由消息是真还是假,路由器首先认为它是假的,以避免路由抖动。如果在抑制计时器超时后收到消息,则路由器认为该消息是真实的。

路由刷新定时器:默认为240秒,用于设置路由被称为无效并从路由表中删除的时间间隔。在路由条目无效之后,从路由表中删除之前,路由器会通知其邻居该路由即将失效。如果在刷新时间内没有收到更新消息,则刷掉该目的地的路由条目,即直接删除;如果在刷新时间内接收到更新消息,刷新定时器将被设置为0,并且定时器将再次无效。RIP中真正删除路由条目的是刷新定时器的超时(无效的路由条目会在无效定时器60秒后被删除)。路由无效计时器的值比无效计时器的值长60秒,这意味着无效计时器的值必须小于路由刷新计时器的值,这为路由器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以便在本地路由表更新之前通知其邻居此无效路由条目。

触发更新计时器:如果路由的度量值发生变化,将会生成触发更新。此外,触发更新不会导致接收路由器重置它们的更新计时器,因为如果它们这样做,网络拓扑的变化将导致 "风暴 "触发更新。当触发更新传播时,定时器被随机设置为1到5秒之间的值,以避免触发更新风暴,并且在定时器到期之前不能发送并发触发更新。如果启用了ip rip triggered,0的保持时间永远不会超时,即会自动出现以下配置timers basic 30 180 0 240(计时器默认配置为timers basic 30 180 180 240)。触发更新只能在串口下配置,启用触发更新的链路两边的路由器都要配置触发更新(因为需要协商,否则会有问题)。配置了触发更新后,双方收到的路由将被标记为永久的,当触发更新启用时,它们是增量更新,只有一个更新是从启用触发更新的接口发送的。触发更新的计时器单位是毫秒,所有其他计时器都是秒。

RIP的优点:对于小型网络,RIP占用带宽小,易于配置、管理和实施。

RIP的缺点:

(1)仅以跳数作为衡量标准,往往无法计算出最优路径。

(2)度量值上限为16跳,不适合大型网络。

(3).安全性差,接受来自任何设备的路由更新,容易受到恶意RIP欺骗。(仅指RIPv1,RIPv2有密码验证机制)

(4).不支持VLSM。(RIP采用子网掩码恢复机制,可以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5)收敛速度慢,RIP采用周期性更新,而不是触发更新。(例如,禁止计时)也增加了收敛时间)

(6)带宽消耗高。RIP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一方面,每条更新报文包含每条路由的一个条目,更新报文的大小相当于一个路由表(条目的数量与网间网络的数量成正比),而且很多都与当前的路径刷新无关;另一方面,所有网络都参与定期的信息交换,要交换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路由 RIP 路径 协议 路由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