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钢结构中柱脚怎么计算(框架钢结构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浏览量:3801 时间:2023-03-15 20:38:38 作者:采采

钢结构中柱脚怎么计算(框架钢结构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框架钢结构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在理想条件下,不同端部约束下的轴心受压构件(柱)的长度系数可按大多数教科书中的规定计算:如铰接端L = 1.0两端固定l = 0.5一端铰接一端固定l = 0.7悬臂L=2.0等。如果考虑上下端,既不是固定的,也不是铰接的,则应计算钢结构规范附录D中柱的长度系数,并根据K1和K2的值查表。

梁板柱钢筋计算公式?

一、柱钢筋

1.柱纵向钢筋

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中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数量

搭接长度(Lle):当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弯曲长度

圈长(Lle):如果考试中写明不考虑,则不要求计算。

弯曲长度:当基础高度高于gt; LaE时,弯曲长度最大(6d,150)。

基础高度小于≤LaE时,弯曲长度为15d。

b .柱的净高长度:基础顶面与顶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C.顶部锚固长度:

(1)柱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2)边、角柱锚固长度:

(1)内钢筋的锚固长度与中柱相同。

⑵横向钢筋锚固长度:1.5LaE(检查用)

2.柱箍筋:

单个长度=(b-2c h-2c)* 2 ^ 2 *最大值(10d,75)

B.列宽;h .柱高;c .柱保护层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域长度:

①预埋件以上长度为hn/3(本层hn柱净高)

②非埋件以上长度最大(hc,HN/6500)(考核用)。

(3)梁柱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审查用)。

(4)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仍需在刚性地面上下500mm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二、梁钢筋

1.梁上部纵向钢筋长度=总净距长度、左锚具和右锚具搭接长度*搭接数量

搭接长度:当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左(右)锚固长度:

当hc-保护层 amplt;lt; LaE,弯锚,锚固长度=支撑宽度-保护层15d。

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 5d)。

保护层:是立柱保护层。

2.下部长度钢筋的长度=净跨长度,左锚具和右锚具搭接长度*搭接数量。

左(右)锚固长度:同一梁的上部钢筋(中间支座中下部钢筋的锚固可以是直的)

3.上端轴承负筋

第一排=1/3净距长度和左(右)锚固长度。

第二排=1/4净距长度和左(右)锚固长度

左(右)锚固长度:同一梁的上部钢筋。

4.上部中间支撑的负钢筋

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为相邻两跨的最大值)和支座宽度。

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为相邻两跨的最大值)和支座宽度。

5.立杆单根长度=净跨长度-净跨长度/3*2 150*2

6.马镫

单个长度(2个肢箍)=(长度-2宽度-2宽度)*2 2* max(10d,75)

加密区数量= [(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

未加密区域的数量=(净跨距长度-2*加密区域长度)/未加密区域间距-1

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最大(2Hb,500)

二-四级抗震等级:最大(1.5Hb,500)

7.侧纵向加强件(腰部加强件)

结构钢筋长度(以G开头的钢筋)=净跨长度2*15d。

抗扭钢筋长度(标有N的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与框架梁下部钢筋相同。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6.5用于计算工程量)。

梁宽 ampgt;350,拉筋直径为¢8。

单根拉筋长度=梁宽-2*鲍2*最大(10d,75)

支撑数量= [(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 1]*(腰筋数量/2)

9.附加吊杆

单根吊筋长度=二级梁宽2*50 2*(梁高-2)/SIN 45 (SIN 60) 2 * 20d。

当主梁高度小于或等于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主梁高度大于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10.屋顶框架梁

屋面梁上部钢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具和右锚具搭接长度*搭接数量

搭接长度:当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左(右)锚固长度=支撑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证:柱保护层)

三、板加固

1.板底受力钢筋的单根长度=净跨长度、左延伸长度和右延伸长度、弯钩长度*2。

板中受力钢筋的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

板底钢筋数量=板上钢筋数量=分布范围/板间距1

伸出长度:当端部支撑为梁、圈梁和剪力墙时,伸出长度= max(1/2支撑宽度,5d)。

当端承为砌体墙时,延伸长度=max(1/2墙厚,120,板厚)。

180°弯钩长度=6.25d(钢筋为I级钢时,末端应加180°弯钩)。

锚固长度:当支承宽度-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

当承受宽度-保护层 amplt;la、弯锚和弯锚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分布范围=净跨长-1/2板钢筋间距*2

2.端承板负筋长度=锚固长度、净尺寸和板内弯曲长度。

中间承重板负筋长度=左侧标注长度和右侧标注长度及弯曲长度*2(注意标注长度是否包含承重宽度)。

负筋数量=钢筋分布范围/板1的负筋间距

锚固长度度:当承载宽度-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

当承受宽度-保护层 amplt;la、弯锚和弯锚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弯曲长度:板材厚度-保护层*2(保护层是板材的保护层)

钢筋分布范围:净跨长度-1/2板钢筋间距*2

3.分布钢筋的单根长度=净距(轴线)长度-负筋的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

搭接长度:分布筋和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mm

端承配筋数量=(负筋板内净长度-1/2板配筋间距)/配筋间距1

中间支撑中的分布钢筋数量=(左板净长-1/2板分布钢筋间距)/分布钢筋间距1

(右侧板净长度-1/2板分布钢筋间距)/分布钢筋间距1

四、独立基础加固

1.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小于2500时。

X方向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基础边长-2*保护层

X方向钢筋数量=(Y方向基础边长-—min(75,S/2)*2)/S 1。

s为独立基础钢筋在X方向的分布间距。

Y方向底部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基础边长-2*保护层

Y方向钢筋数量=(X方向基础边长-—min(75,S/2)*2)/S 1。

s为独立基础钢筋在X方向的分布间距。

2.当独立基础板长度≥2500时。

X方向单根楼板钢筋的:

(1)横向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基础边长-2*保护层。

外部钢筋数量:2。

(2)剩余的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 * .1 * X方向的基础边长。

其他钢筋数量=(Y方向基础边长-—min(75,S/2)*2)/S-1。

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的:

(1)横向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基础边长-2*保护层。

外部钢筋数量:2。

(2)剩余的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 * .1 * Y方向的基础边长。

其他钢筋数量=(X方向底边长-—min(75,S/2)*2)/S-1。

长度 钢筋 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