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预提费用会计分录 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浏览量:5014 时间:2023-01-02 14:35:10 作者:采采

预提费用会计分录 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我想问个关于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

1.预提:借为管理费用(或其他费用、损益),借为预提费用。

2.付款时,借为预提费用,贷为银行存款。

3.除预提费用外,企业在日常加工中还应预提一些费用。根据税法要求,除坏账准备以外的其他准备,如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短期和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无形资产跌价准备等。不得在税前扣除,只有实际发生的损失才能据实扣除。

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应计XX费用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预提费用的使用。当期预提费用可以计入其他应付款。

发票到了,先用红字凭证冲回原预提费用凭证,再根据发票金额再做一张凭证。

扩展信息:

预提费用是指应由受益期分摊,计入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用,但在次月实际支付的费用。比如银行贷款的利息是按季支付的,但是利息支出要由付息前每个月的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分摊。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该账户在应计时被借记(或增加),在支付费用时被借记(或减少)。贷款余额(增加额)表示尚未支付的预提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预提费用列示。

0-@qq.com

预委托有两种情况:

1.成本构成不需要通过入库/出库流程来进行以下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款:应付账款2。在两种情况下,成本构成需要经过仓储和出库环节:

(1)利用原始库存材料(或成品)作如下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或产成品等。)

(2)对于新采购(或新生产)且尚未入库的材料(或产成品),作如下分录:

首先,做一个估计入库分录: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再做一个入库。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或成品)

在实际成本能够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交易进行冲减,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分录,也可以按照差额进行相关分录。

预提费用该怎么做分录?

因为账户性质不同。但是,分摊和筹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在几个时期内平均分摊费用。

待摊费用先支付,再计入费用。属于资产账户;预提费用先计入费用,后支付。属于债务账户。一般情况下,资产账户是借方余额,负债账户是贷方余额。因此,当预提费用账户有借方余额时,应转入待摊费用。

两者的区别有点像“预收账款3354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3354应收账款”

是的,你需要再加一个“预付费用”账户。

比如某公司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维修,每月计提800元。一共5个月,一共4000元。

每月分录如下:制造费用33,354修理费用800贷:预提费用33,354大修理费用800。第六个月,实际维修费用5000元。借:预提费用33,354大修理费5,000贷:银行存款5,000。这里“预提费用”的借方余额为1000元,实际上是资产账户的“待摊费用”。

借:待摊费用33,354大修理费用1,000贷:预提费用33,354大修理费用1,000待摊费用1000元,可分几个月摊销。

比如2个月摊销。

然后每月借款:制造费用33,354大修理费用500借款:预付费用33,354大修理费用500。希望能帮你理解整个问题。

预提费用该怎么做分录?

预提费用是负债,增加时应贷记。

1.预提:作为管理费用(或其他费用,pro

2.付款时,借为预提费用,贷为银行存款。新准则规定,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偿还借款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支出,借记“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即通过“应付利息”科目进行短期借款利息的预提。延伸数据首个执行日的“待摊费用”余额,可在首个执行日计入当期损益或转入待摊账户;第一个执行日的“应计费用”余额,如果符合负债或预计负债的定义,则转入相应的应付账款或预计负债。不符合负债或预计负债定义的,只能转回或按前期差错更正原则处理。除预提费用外,企业在日常加工中还应预提一些费用。根据税法要求,除坏账准备以外的其他准备,如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短期和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无形资产跌价准备等。不得在税前扣除,只有实际发生的损失才能据实扣除。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通常不处理准备金的计提,只在实际发生损失时才处理账务。如发生实际关联损失,企业必须向税务机关提供所需的相关证据,实施后方可认定。有的会计平时不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或者经常处理存货跌价、存货损失等业务。结果在最终结算时都因为无法提供相关证据而被稽查人员拒绝,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一般来说,工会经费、坏账准备、银行贷款利息等。可按权责发生制计提,按规定税前扣除。

费用 预提 账户 企业 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