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有哪些隶书字帖值得推荐?

浏览量:1788 时间:2019-06-14 12:40:56 作者:
网友解答:

谢谢悟空官方邀请!

学隶书,首先要推荐汉隶。汉隶,东汉时期已达到顶峰,至今无人超越。

汉隶,有汉碑,有汉代摩崖石刻,有汉简。

汉碑,已出土的有200多种。首推《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史晨碑》、《华山碑》、《肥致碑》、《朝侯小子残碑》、《张景造牛碑》、《夏承碑》、《赵宽碑》《鲜于璜碑》。以上为碑帖风格各异,但都是汉碑中的经典,且具代表性。

上图为《肥致碑》局部。

上图为《礼器碑》局部。

上图为《曹全碑》局部。

上图为《乙瑛碑》局部。

汉代摩崖,推荐“汉三颂”,即:《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

上图为汉代摩崖《石门颂》局部。

上图为汉代摩崖《西狭颂》局部。

上图为汉代摩崖《郙阁颂》局部。

另外,汉简首推《延居汉简》。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网友解答:

感谢大师兄的邀请。

一、隶书形成的时间和特点卫恒在《四体书势》写:“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用之,独符玺,幡信。题署用篆。隶书者,篆之捷也。”

这段话大概说明了隶书的产生原因,以及篆书、隶书不同的特点。战国晚期,隶书逐渐形成,到了秦代,隶书进一步发展定型,成为篆书之外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书体,虽然这种书体在当时,不登大雅之堂,但以很快的速度取代了篆书。

隶书最开始以形制来区分,可以分为“碑隶”和“简隶”,前者主要刻在碑石上,后者在竹简和帛上。

二、秦汉时期的隶书

秦代统治时间仅仅有15年,传世的隶书作品并不多,以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为代表,这些隶书被称为“古隶”。

西汉时期,隶书的面貌主要从简牍中看见,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竹简以及敦煌、居延等西北边陲出土的大量简牍,是研究隶书演化的重要材料。总体都是向着不断简化、增强横势、雁尾规律化的大趋势发展。

东汉时期,以碑隶为主,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严整俊俏的《乙瑛碑》和《礼器碑》

点画遒劲挺拔,细而不弱,与雁尾形成提按的鲜明对比,字形方扁错落,不拘一格,神采肃穆。

2、细腻温婉,流美的《曹全碑》和《孔宙碑》

秀美飞动的点画,娟秀清丽,圆笔仍用篆法,横势荡然,不拘束也不驰骤,如神品。

3、严实厚重的《张迁碑》和《鲜于璜碑》

风格朴实雄厚,拙中见巧,可爱多姿。结字方正,笔方势圆,章法求稳,求趣,提按的对比也有所弱化。

4、宽绰开张的《石门颂》和《西狭颂》

点画参以篆意,结字舒展飘逸,体式开张大气,整体章法错落有致,变化丰富。

风格沉稳含蓄,结字多古而厚,雄迈庄严,尤为被后代的金石学家推崇,梁启超赞誉《西狭颂》为“汉隶正则”。

三、汉以后的隶书

汉之后的隶书,缺少灵动的姿态,没有厚重沉着的质感。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也没有太大的发展,较为冷落。

唐代隶书则极重法度,欧阳询的《房彦谦碑》,只是在隋楷的基础上加了一些波磔,徐浩的《张庭珪志》等,法度森严,但缺少汉韵。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用笔较弱,缺乏金石气度。

清代兴盛碑学,隶书的价值得以发扬光大,面貌多样,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其中,伊秉绶是成就最为突出的。他在汉隶的基础上,把握住朴实敦厚的特点,简化了用笔,裹风杀纸,内敛又不失拙趣。

此外,邓石如、赵之谦的隶书,气息浑厚老啦,飘逸而耐人寻味。

以上,都可以对比看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