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的故事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故事?

浏览量:2115 时间:2022-12-29 09:13:57 作者:采采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的故事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故事?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课文?

来自中医张仲景。古时候,有一年赶上了瘟疫。冬至那天,张仲景看到许多饥寒交迫、瘟疫缠身的人耳朵上都生了冻疮,于是发明了一种食物,把羊肉和各种治病的草药混合在一起,包在一起。这种食物的形状像饺子,人们吃它可以驱寒治病。当时,他把这种食物称为焦耳,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饺子。

冬至吃饺子来历?

冬至吃饺子起源的故事,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冬至吃饺子,是对张仲景“驱寒迷人耳汤”的赞颂。民间还有一句民谣“冬至在饺子碗里胡作非为,耳朵冻掉了也没人管”。

张仲景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也是历代医家推崇的“医圣”。东汉张仲景任长沙巡抚,探病上药,大堂行医。毅然辞职后回到家乡,善待邻居。他回家时是冬天。他看到白河两岸的村民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耳朵都冻僵了。让他的们在南阳东关搭起医疗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放弃“祛寒焦耳汤”治疗冻疮。他在锅里煮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草药,然后捞出羊肉和草药并切碎。煮好后,用两只“焦耳朵”和一大碗肉汤分发给求药的人。人们吃了“焦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洋洋的。他们的耳朵很热,冻伤的耳朵也治好了。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故事?

冬天吃饺子,还有一个典故,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名医张仲景。

相传当年雪下得很大,很多老百姓因为衣服而冻伤。恰逢张仲景在回家的路上开会,心里很不舒服。

于是把羊肉和辣椒作为等温补料,包在面皮里,形状像耳朵的饺子分发给村民,村民吃了之后有所改善。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名医,就定下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张仲景 耳朵 饺子 羊肉 村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