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微波炉加热 微波炉加热方式哪种好?

浏览量:3870 时间:2023-01-03 14:09:35 作者:采采

微波炉加热 微波炉加热方式哪种好?

微波炉工作原理以及加热方式?

三、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1.微波的特性

微波是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波长很短,具有可见光的性质,沿直线传播。微波遇到金属材料会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会穿透。并在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质、脂肪等介质时被吸收,将微波的电磁能转化为热能。由于微波的频率较高,其传输需要通过高电导率的波导来传输。

虽然微波的频带很宽,但实际用于微波加热的频带很窄。主要原因是避免使用更多的频率,防止对微波通信造成干扰。国际上家用微波炉有两个频率:915 MHz和2450 MHz。2450 MHz用于家用炊具,915 MHz用于烘干和消毒。

2.微波加热原理

一般来说,加热介质可分为非极性分子电介质和极性分子电介质。当没有施加电场时,极性分子不显示极性。如果把这种介质放在外电场中,每个极性分子会沿着电场力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介质表面会感应出相反的电荷。这个过程叫做极化。施加的电场越强,极化越强。当施加的电场改变方向时,极性分子形成相反方向的有序排列。

如果施加交变电场和磁场,极性分子将被反复磁化。交变电场的频率越高,极性分子重复极化的速度越快。此时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增加,即热量增加,食物的温度也升高,从而完成了电磁能向热能的转化。

家用微波炉的频率是2450 MHz,电场方向每秒变化24.5亿次,产生的热量可想而知。

微波炉使用微波来烹饪食物。2450 MHz的超短电磁波由磁控管产生,通过微小的元件传输到烤箱的各个部位。极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质、糖等)经食物传递、传导和吸收后,)以每秒24.5亿次的极高速度振动。振动引起的摩擦使食物产生高热,从而烹饪食物。

3微波炉的工作过程

电控系统通过高压变压器和高压整流器将220v交流电压转换成4000v左右的DC电压,送入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微波通过波导管传入炉膛的热腔内。由于炉的热腔是金属制成的,微波无法通过,只能在炉腔内反射,反复穿透食物进行加热,从而完成加热。

微波 食物 频率 微波炉 分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